图片加载错误
新闻详情

2020“双11”有哪些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0-11-06 作者: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阅读量:2799

今年以来,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书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而长时间开展折扣促销,也一定程度上让冲刺“双11”完成年度预定目标打上了一个问号。今年的“双11”与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又为书业带来了哪些思考?

文轩网相关负责人:不同方面,一是促销节奏上的变化,由购物狂欢“节”升级为购物狂欢“季”,促销周期加长让促销玩法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二是电商平台加速打造内容生态,更加重视短视频、直播等的内容呈现形式。这些不同,也带来了诸多的思考。首先是促销节奏的变化上。主流电商平台今年依然主要采用“预付定金+支付尾款”的促销玩法,且部分平台将首次支付尾款的时间提早了10天(从往年的11月11日提早至11月1日),一方面意味着今年商家需要在10月21日预售开启日之前就要做好更充分的选品和上架,实际上是对每一个商家店铺的消费预判能力和商品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社店双方建立更加高效的响应和配合机制,充分利用好电商大促带来的流量集聚作用,让更多的好书以更高效的方式触达更多用户,共同促进书业良性健康发展;另外一方面,预售方式让消费者拥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比选。图书品种繁多,消费群体宽泛,对于已经积累较多用户且具有较高粉丝粘度的图书电商来说,可在活动中收集到更为精准的用户消费行为和数据,有利于店铺不断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

刘世雄:“双11”作为疫情之后全民参与的最大的购物狂欢节,各大头部电商平台为进一步刺激消费,纷纷提前启动并延长售卖期。通过前期邀请、分享好友获得购物券,邀请知名主播达人直播带货等多种玩法和方式,增强用户对平台的粘性。提前引流圈客,也有效带动了销售业绩的增长。作为传统书店行业,我认为,未来首先要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借助新零售、数字化技术,进一步发挥全省网络渠道体系优势,依托线上电商立体化、多维度的引流方式和营销玩法,协同线下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文化服务体验。其次,要开放平台,加强与外部商家和优质平台的合作,丰富和扩充平台品类和服务,不断完善供应链能力建设和平台服务体系建设,为行业和产业提供更优质的共赢生态环境。

游舒雅:从“双11”淘系的规则来分析,提高了商家入会场的准入门槛,并安排了4个阶梯的活动玩法,逐步把淘系投放转为商家投放。

张政:由于疫情影响,今年不管是平台还是商家都对“双11”尤为重视,天猫从往年的一波促销改成二波,预售提前到10月21日。各平台间对价格要求极为敏感,低价即流量。这要求书店要及时反思会员服务政策,主动求变创新,调整触达用户的服务模式,并加速互联网转型步伐。

李照:疫情进一步将平台资源汇聚在大店手里,供应商与大店之间的捆绑效应越来越明显,新华系除了品种、资金、品牌效应等传统优势外,亟需进一步创新营销模式,优化商品结构,打造特有产品体系,打通线上线下、挖掘私域流量。

邱枫:今年“双11”期间,满300减40活动达标即自动抵扣,图书的利润被大幅压缩,线上店铺需要思考如何在利润空间下滑的情况下进行突围。我认为,未来包销、独家发行将成为图书行业的发展趋势。今年“双11”前后,天猫平台逐步对各个类目发货规则进行了修改,图书行业在2021年1月将正式实施24小时物流信息上传,48小时揽收记录,并从消费者投诉赔付升级至平台自主赔付,这对图书行业的仓储管理、物流配送带来了挑战。我认为,今年“双11”最大的不同是活动分成两波,以前只是预售和正式活动,时间仅在“双11”当天,分成两波后,时间分散、活动持续时间更长。今年以来,为了填补疫情造成的销售影响,各大电商平台的活动频次和时间都在增加,持续的大促带来了消费疲软。对于图书行业来说,要更多思考如何降低折扣带来的不利影响,强化内容活动运营。今年“双11”之前,手机淘宝的改版也是行业关注的一大热点,改版后的运营趋势和商品效率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如首屏BANNER直接取消,整合到猜你喜欢栏目下,数个腰部流量端口也整合到这一栏目中;首页增加了视频端口,预示着未来内容运营、私域流量将成为重头戏,对于普通商家而言,短视频带来的红利甚至超过直播。

英春:社会消费整体水平不如往年,对于所有零售企业来说,在本年度剩下的几个月里,要通过电商平台和实体门店相互配合共同发力、提振销售,要提前并且延长营销活动时间。疫情期间线上销售的比例持续走高,但7月以后,实体门店客流逐渐回暖,作为有实体店支撑的线上平台,要打好线上线下配合战,给线下用户提供网购的便捷服务,也为线上用户提供线下的体验服务,增强用户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