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加载错误
新闻详情

又一新型书店刷爆朋友圈,这些渠道变化要了解!

发布时间:2018-07-13 作者: 来源:出版商务网 阅读量:4233

编者按:24小时书店、共享书店、无人书店,如果你关注的还是这些,说明你已经out了。书店界真是“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这不,一个叫“城市阅读空间”的概念又刷屏了。

相信,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7月2日“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王府井书店分馆”(简称“王府井图书馆”)开业的消息给刷屏了。其实,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这种“书店+图书馆”今年异常火爆,不少省市纷纷在尝试这种新式共享空间的搭建。

北京首家书店里的图书馆,里面什么样?

王府井图书馆经营面积100平方米,现有馆藏图书3000余册,按照文学艺术、社科、党政、少儿等进行分类,还有少量报刊。从复本量来看,基本保持在一种图书两本左右。图书馆主打原木色,还摆放着绿植与陶艺,看起来十分清新雅致。

馆外的一句“书非借 不能读也”,既点题,又为图书馆增添了几分趣味。馆内除了陈列图书的书架外,还摆放着一张阅读桌并配有几把座椅供读者阅读,童书区还有供孩子阅读的小椅子。图书馆开放时间从早上10点至晚上8点,全年无休,是真正的365天不闭馆的图书馆。

图书馆所在的王府井书店,是北京发行集团旗下一家已经有近70年发展历程的大书城。王府井书店坐落在北京繁华的王府井步行街,拥有“共和国第一店”的美誉,每天要不仅要服务北京读者,还要迎接大量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作为北京文化地标与城市名片,这家老店里承载着浓浓的老北京读书人的文化记忆。

将图书馆开进书店里,王府井书店到底有什么样的打算?北京市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副总经理耿振伟表示,从去年底开始,王府井书店就与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开始策划项目的落地,经过反复探讨与论证可行性。

王府井图书馆由东城区政府、北京发行集团主办,由东城区文化委员会、王府井新华书店、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东城区图书馆理事会、东城区阅读推广联盟共同承办,秉承着“读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这一经营理念,王府井书店合作开办图书馆的初衷主要有两点:

第一,当下实体书店都在转型升级、环境改造、引进多元产品及业态,王府井书店作为新华书店,永远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设王府井图书馆,主要是为落实北京市关于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振兴实体书店的有关精神,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共同建设书香社会,努力实现“书香北京 香满京城”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二,王府井书店主动担当,以文化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进图书馆建设,在店内六层显著位置100平方米的营业空间打造“王府井图书馆”,是对“倡导全民阅读、创新阅读体验”的一次诠释,也开启了新华书店与图书馆合作的新模式。

王府井图书馆是北京市首家书店里的图书馆,也是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在实体书店内开设的首家分馆,图书馆依托王府井书店丰富的新书资源以及前沿出版信息,而书店也可以借着图书馆的海量馆藏,实现双方资源的整合共享。书店成为图书馆的延伸,店中有馆,馆中有店,将是店馆完美融合的典型,也成为实体书店突围的新方向。

北京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湛军在前不久的2018中国图书馆年会分会场活动中曾表示,为适应新时期人们阅读需求的深刻变化,馆社店三方应打破原有各自的定位,通过在业务层面的创新合作,为读者创造新的阅读供给方式。实现图书馆与实体书店功能相互渗透,在图书馆增加图书销售功能,在实体书店增加借阅功能。可见,北京发行集团在实体书店转型方面有不少创新想法。

谈到王府井图书馆接下来的规划,耿振伟表示,举办各式阅读活动将是图书馆的重点。图书馆将依据大数据分析读者的年龄构成、借阅图书类别等情况,有针对性的推出图书发布会、故事分享会、社团聚会、亲子教育等文化活动,为更多的阅读群体提供精准的文化服务,让更多的人走进书店。阅读活动不在图书馆举行,而是在图书馆旁边的多功能厅,保证图书馆安静阅读氛围的同时,也方便大型活动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展开。“通过读者进入图书馆,可以引领和倡导读者分享阅读,让读者充分体会在书店图书馆阅读的氛围以及文化体验。”耿振伟说。

此外,目前王府井图书馆最有吸引力的活动莫过于为读者提供“点单式”服务。读者可以在王府井书店1-5层挑选图书(尤其是新书),如果该书未被收录于北京市图书馆任意一间分馆,读者可以马上借走该书,图书馆来为此书付款,王府井书店根据馆藏要求免费为图书进行分类、编目数据、图书加工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这一活动可以确保在新书抵达书店后,读者能以最快的速度借阅到最新的图书,实现了传统图书馆采购服务从“大众化”到“定制化”的蜕变,实现了图书发行与借阅服务的无缝对接。

新式城市阅读空间这么火,为什么?

书店里的图书馆并非只有北京有。随着年初《公共图书馆法》的正式实施,以及近些年图书馆对于文化活动的重视、共享书店不断出现、“你借书、我买单”等书店与图书馆合作补充馆藏等活动的盛行,馆店功能不断趋同,馆店融合趋势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思维,以及馆店不断融合的大趋势,城市阅读空间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正在全国遍地开花。

年初,吉林省图书馆书嗜分馆在书嗜书店的“书嗜24小时阅读空间”开放,馆内共有图书5000余册,还设有一台图书借还机,读者可以在书店直接办理读者证;

4月,成都以实体书店为载体,建立了20个类似的“城市阅读空间”,空间里的图书来源于成都图书馆,而空间则提供公益性借阅服务以及实现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通借通还;

截止5月,合肥市已经建成29个城市阅读空间,由政府主导的城市阅读空间共22个,其中有18个由皖新传媒旗下的合肥新华书店有限公司进行运营,都采用了“图书馆+书店”的运营模式。说明除了新华书店外,还有不少社会力量也加入阅读空间的建设,合肥市为防止独家垄断,还引入了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等。

对于这种模式,如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孙一钢所言,社会各界都在进行跨界融合发展,比如博物馆和文化馆等。他认为图书馆和书店的融合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就目前成都的试点情况来看,前期发展良好。且这种模式在中国图书馆界已经得到了认可,拥有非常好的推广前景。

目前,中国这种“图书馆+书店”的城市阅读空间模式在世界上属于创新性尝试。在“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成立暨‘阅读•城市•文化’图书馆、书店融合发展”的学术研讨会上,美国石溪大学全球图书馆计划总监、研究馆员黄柏楼表示,“馆店融合”的模式很超前,目前在美国极少见到。尽管亚马逊等在部分图书馆设立了售书点,但是将城市整体资源进行融合,共同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情况还非常少。

其实,除了图书馆开进书店里这件事,在世界都属于创新前列。其实在此之外,在我国,上图书馆买书同样也是件流行的事儿。比如,2017年在四川省图书馆开的“文轩读读书吧”,读者可以在“读读书吧”买到图书馆不卖的馆藏书。截至2017年12月,“文轩读读书吧”四川省图书馆店图书借阅18000余册,图书及文创产品销售20余万元。与此同时,遍布于社区、学校、机关等地的各式智能书柜、24小时智能书店、共享空间都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城市阅读空间为什么能这么火?商务君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法律及政策的支持。年初《公共图书馆法》以及各地政府对于共享阅读空间的大力扶持,都让此类阅读空间的发展得到了充足的信心。

比如,近日江苏省发布了《关于开展江苏省共享阅读空间认证扶持工作的通知》,宣布将在2020年以前,重点打造100个具有江苏特色、全国影响的共享阅读空间。

第二,馆店功能趋同。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促使技术不断颠覆全行业的服务形式。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的共享阅读空间,与正在不断为读者进行体验式服务以及举办各类阅读活动的实体书店功能逐渐趋同。二者在某种层面上可以共享阅读大数据,促进全民阅读由大众化向精细化、个性化发展。

可以相信,接下来各省营造书香社会、促进全民阅读的活动中,城市阅读空间将是很重要的一环。就像共享书店、24小时智能书店等新概念一样,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提升读者阅读体验以及引导、促进全民阅读。其最终到底成效如何,还得交由时间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