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加载错误
新闻详情

《楚天都市报》:敬一丹和柳棣恰同学少年

发布时间:2017-05-16 作者: 来源: 阅读量:8409

《楚天都市报》2017年5月14日第13 版

楚天都市报记者徐颖 供图:湖北省新华书店

昨天,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来到武汉,携新书《我末代工农兵学员》亮相汉口泛海新华书城,与楚天都市报读书俱乐部的年轻读者对话。敬一丹的大学同学、本地著名播音主持人柳棣参加了见面会。

工农兵学员的前传带着艰苦

昨天下午,敬一丹一头短发,一身绿色连衣裙亮相,真人比电视上看起来更瘦更清爽。与敬一丹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同学——咱们湖北人很熟悉的播音主持人柳棣,以及柳棣的丈夫柳小满导演。

与敬一丹的上一本书《我遇见你》不同,《我末代工农兵学员》是敬一丹与她在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班的同学们一起写的。中国1977年恢复高考,他们是恢复高考前入学的大学生——1976级,被敬一丹和同学们自称为“末代工农兵学员”。

在父母面前,年纪再大都是孩子,在同学面前,无论岁月流逝了多少年,印象中还是彼此一起度过的青春岁月。昨天在读者见面会现场,柳棣座前名牌上写的分明是“柳棣”,而敬一丹却一直叫她的原名“柳小平”,而此时的敬一丹仿佛也变成了刚入大学时的“21岁”。

敬一丹说,“工农兵学员”的前传是“工农兵”。全班29个人,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一大半是知青。在踏入大学校门之前的1972年至1976年,敬一丹在小兴安岭的清河林区度过了知青时代。在包着红绸子的话筒前,用高八度的声调,播报生产劳动信息。

敬一丹说,那个年代的艰苦,现在的90后年轻人可能没有概念。“知青是什么?进入大学后一个暖气不够热的教室,对我们来说已经很幸福了,不用自己生炉子了,不用住在雪花能够飘进来的房子里了,不用住在草铺的床铺上,不用担心老鼠在我睡觉的时候咬我了。”

在《我末代工农兵学员》一书中,配有很多风格清新的插图,其中一幅画的是一个小女孩面对着一担红薯正发愁。柳棣说,这幅画画的就是她,这60斤红薯是她当知青时一个月的口粮,得自己从生产队挑到食堂,再换成餐券。挑这担红薯来回得走15公里。

工农兵学员的爱情是这样的

敬一丹班上的29位同学,都是经过了社会艰苦锻造的一批人,很多在地方广播站工作过。说起这些“颇有实践经验的广播员”,敬一丹和柳棣都忍不住笑——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说话也是南腔北调。敬一丹说,本以为自己一个人在林区能办好广播站,普通话说得特好,没想到一进大学,被老师批评说她讲的是东北普通话。为了去掉东北味儿,她花了很大力气。班上还有一位完全不会说普通话的同学,其湖南话一出口,班上同学哄堂大笑。“唯一一位女生没有笑,她说一定要教好那位湖南同学说好普通话,结果他们成了两口子。”

虽然那个年代规定大学里不能谈恋爱,但爱情来临时谁也阻挡不住。

昨日的读者见面会现场,一个小朋友给敬一丹献上玫瑰花,敬一丹转赠给了柳棣和柳小满夫妇。“柳小平和我同班,柳小满比我们高一届。他们俩也是在工农兵学员时期相识相知的。”敬一丹高兴地向读者展示他们那个年代的爱情成果。

工农兵学员的后传是拥抱这个时代

昨日有读者问到敬一丹和柳棣现在的生活状态。敬一丹说,大学毕业40年,大多数同学都退休了,于是大家想到,要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如果再不记录,以后恐怕就没机会了。这不仅仅是怀旧,而且是给年轻一代留点什么。不然等他们到了中年,会责怪我们上一代,怎么什么都没跟他们说。”

柳棣的回答则富有诗意,“我希望在艺术语言的滋养下优雅地老去”,她说,“进入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朗读,我为什么要放弃呢?我在许多微信公众号里朗读诗歌、散文。”

敬一丹也表示,自己也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向读者传播更多的东西。她特别向读者解读了新书的封面,“上半部分是1976年的报纸,下半部分是二维码,扫描之后能听到每个同学的播音,从最传统的媒体到新媒体,我们这一代人身处其中。”

相关链接:

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70514/ctdsb310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