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加载错误
新闻详情

英山分公司 林漫的英山情缘 ——“红色故事 ”宣讲稿

发布时间:2021-07-26 作者: 来源: 阅读量:4018


本网讯(通讯员吴泽贤、周敏,责任编辑叶珂)上世纪四十年代,歌剧《白毛女》红遍大江南北。然而,您可能没有想到,这部伟大作品的作者林漫,与我们英山一位老农曾经结下一段感人至深的革命情缘。

1948年1月,按照党组织安排,林漫随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来到英山工作,县委书记谭扶平安排他担任东河水亭乡区长。由于当时的水亭乡被国民党政府控制,林漫只好把区政府安置在朱家山一个叫“天上”的山顶上。

当地有一个木匠,名叫郑绪发,林漫和区政府的一行人就住在郑木匠家里。安顿好驻地,林漫就忙着走村串户发动贫苦农民打土豪、闹革命。可是一连好几天,老百姓见了林漫和解放军工作队,都躲得远远的,林漫不得其解。

郑木匠知道后就把原因告诉了林漫。原来,老百姓是害怕解放军将来撤走了,敌人又来找自己的麻烦。

搞清楚了症结所在,林漫就带领工作队挨家挨户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接着林漫带领大家成立乡农会,开展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和粮食,无不欢欣鼓舞,就像当年红军在这里闹革命一样,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

郑木匠看到林漫为了革命起早贪黑、废寝忘食,非常心疼。他把自己一直舍不得吃的腊肉、糍粑都拿出来,做给林漫和战士们吃,吃完了又用自己干活的工钱去买给大家吃。他们结下了深厚情谊,战士们都把郑木匠家当成自己的家,像郑木匠这样把林漫他们当成亲人的,当地还有很多。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国民党军队对大别山进行疯狂围剿。面对强敌压境,全县解放军的主力不得不转移,林漫和区政府的指战员们也只好到崇山峻岭中打游击。林漫把一个文件袋交给了郑木匠,说:“郑大哥,这里面是我们的重要文件,您一定要保存好,等几天我再回来取,如果我死了,您一定要亲手交给我们的同志。”

郑木匠紧紧握住林漫的手,说:“林区长,我一定会替您保管好的,等您平安回来。”

敌人卷土重来,得知郑木匠家藏有重要文件,就把他吊起来,抽打他,逼他交出来。但是,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郑木匠坚决不承认。面对凶残的敌人,他心里想,解放军是我们穷苦人的大救星,是我们老百姓的亲人,我就是死也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件。

几个月后,林漫奉命调到军区机关工作,临走前,他来到朱家山道别。亲人相逢,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当林漫看到郑木匠头上和脸上的伤疤,得知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文件而遭到敌人的毒打折磨留下的,林漫的眼睛湿润了。他摇着郑木匠的膀子说:“郑大哥,您受苦了。”

郑木匠却笑着回答:“没多大事,你们解放军为了穷人打天下死都不怕,我保护你们的东西挨点打是值得的。”

建国后,林漫调到北方工作。他人在北方,却时刻思念着郑木匠,总想回英山看看。1982年,林漫终于如愿以偿,县委县政府邀请他回英山参观疗养,林漫坚决要到朱家山去看望郑木匠。走过冰冷刺骨的东河,攀越颠簸陡峭的山崖,林漫一行来到郑木匠当年的屋外,几间熟悉的茅草房在风中摇晃,大门紧锁,一看就知道这里很久没有人住了。

随后赶来的大队干部告诉他,郑木匠早在十年前就去世了。林漫一听,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对不起,郑大哥,我回来晚了,我回来晚了。”

林漫来到山后制高点的一块巨石上,这是他曾经指挥战斗的地方。遥望四周,群山连绵,战场依旧,硝烟不见。放眼山下,只见熟悉的山村炊烟袅袅,欢歌笑语,一派祥和。林漫满意地笑了,这就是郑木匠他们这些英山贫苦老百姓梦寐的追求,这就是当年自己向这里的老乡描绘的幸福生活!

林漫对着群山大声地喊道:感谢您,郑大哥;感谢你们,英山的父老乡亲!(本次宣讲荣获英山县宣教战线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复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