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加载错误
新闻详情

潜江分公司 员工读书心得三则

发布时间:2021-06-23 作者:王 维 来源: 阅读量:3461

(一)《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不是以一个个体存在于世,血缘、朋友、同事,总有一种关系让我们和周围的其他人产生联系,由此成长并互相影响。我们自身具备的社会属性也决定了自身的一些行为会给周遭的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积极的状态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正能量,让他们心情愉悦,消极的情绪则会让周围的人产生负能量,让他们心情糟糕。

当我们说一个孩子还没长大的时候,是因为社会属性在他的身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社会属性,仅仅体现在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上面,如朋友关系和同学关系。当他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多会从自身需求出发,较少地考虑到所做出的这个决定会给朋友和同学产生何种影响。由于知识体系尚不健全,认知程度不够丰富,相对的这种决策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很少或者基本上不去判断决策的对与错,仅仅基于自身需求或者是被影响后的自身需求出发。单从自身需求所做的决定,在这个阶段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单纯”-单独而纯粹,也正因为如此孩提时期的所作所为也容易被原谅(当然这里的行为不包括犯罪行为)。

与单纯相对的那就是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体系和认知程度的不断完善,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不断定型,这时人们会从单纯的阶段向成熟的这个阶段过渡。成熟是社会属性在个体身上的一种加强,在个人三观和知识体系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在做决策的时候会很少受到外部影响,而是从自身的认知程度和知识体系出发。同时在做决策的时候会更多地也会更主动地考虑到这个决定给周围的人带来哪些影响,如何做到趋利避害,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从毕业到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工作赋予我们的角色是一个终结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而生活赋予我们的角色却是一个倾诉者,向朋友倾诉,向家人倾诉,分享喜悦,消化不快。工作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让我们用学习能力不断去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学习新知识,新业务,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价值,所以说是在工作中学习。倾诉作为一种感情的表达方式,向周遭的亲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验阅历,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纽带更加牢固。同时通过倾诉也能从亲人和朋友那里得到反馈,发现我们的不足,从而去改进,这也就是在沟通与交流中实现成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也会固化,就好像工作一样,选择了一份职业如果不跳槽选择终身从事该行业,那么在社会中的定位会因职业的选择而固定。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却始终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家人、朋友或同事。我们在听到他人向自己倾诉的时候,往往最先想到的是给予一个在自己看来最为适合的解决方案,而忽略了这种倾诉产生的原因。如果对方在和我们分享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那么我们同样会感到高兴;但是如果对方在向我们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我们会首先从感同身受的角度给予安慰,然后试着去帮对方找到一个解决方法。但是这样往往只是解决了问题的表面,忽略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本质,这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是基于什么环境下而产生,如果不对这些进行追根溯源,那么这些问题下次可能会大概率再次产生。就像书中的男主角,因为订单问题而给自己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却忽略了消极影响的产生是来源于整个公司的工作环境。山本通过不断与男主交流,最后建议男主辞职,男主最终才从消极的环境中走出来。

专业化的分工和社会职能的不断完善,决定了我们会像一个钉子一样,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创造价值。长此以往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生活难免会千篇一律,个人在心理上也会产生消极的反应。虽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你就是赢家,但是我们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往往对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当不见涨的工资和渺茫的晋升机会让人产生懈怠的时候,KPI应运而生了,完成KPI即有机会升职加薪,但是为了KPI而KPI会让人成为机器一般。这时候正能量的鸡汤文又产生了,看过之后往往会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仿佛通过努力就一定能成功逆袭,但是在当今社会努力了却并不一定会成功。就像微博上的一则笑话,一个建在山崖边的养鸡场,黄鼠狼在旁边立了一个牌子,你不尝试飞一下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只雄鹰,养鸡场里的鸡们看到了牌子纷纷跃入山谷,黄鼠狼则在山谷下面坐享其成。

从单纯到成熟,我们都在成长,但是成长的最终阶段会回归单纯,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在做加法,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朋友圈,追求的东西多了,人也就会越来越累。在经历了风浪和波折之后,我们应该去试着做减法,减掉那些无意义的知识和交际,在意的东西少了,人也会越来越轻松,最后剩下的只是一份纯粹的心,用来面对以后所会遇到的一切。无论周遭环境如何变化,保持自我,简单纯粹,高兴就笑,难过就哭,不再隐藏,不再去带着一副社会人的面具,去介意他人的观点和看法。

这本《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上班族的碎碎念。总而言之,抗压能力很重要,同时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更为重要,生活是工作的调剂,工作是更好生活的保障!

(二)《给贤男哥的信》

尽管百般不情愿,夹杂着些许无可奈何,“五一”假期还是东拼西凑成了五天。距离七天准长假是那么近,记忆又在提醒我是那么地远。生物钟是个神奇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提醒大脑该做什么事情了,假期和工作日也是一样,不同的是假期会因为有偷懒的心态而会产生延迟。

7点起床,7点半早餐,8点开始看书,12点开始吃饭,一天一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就像工作日一样,每天根据工作安排完成一定的工作量,然后下班。一切都被安排得有条不紊,到点了该做什么事情了也是一目了然。回头想想,学生们有课程表,上班族有工作日程和deadline,就连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仿佛约定俗成的规矩一般。从呱呱坠地到回归本源,6岁开始小学,然后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最后20多岁大学毕业,我们的人生从开始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了。该毕业了,该工作了,该找对象了,该结婚了,该有小孩了,然后就是小孩该上学了,小孩该毕业了,小孩该工作了,小孩该找对象了,以此循环往复,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传承重演。就像玩游戏一般,想要通过某个关卡必须要完成NPC给游戏角色发布的任务指令一样,谁要是到了点不做该做的事情,就会变得特别显眼,或者说是格格不入。让这一切按部就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必然,要不然法律也不会规定法定结婚年龄和工作的适龄年龄。

在成年之前的引导和教育是必须的,但是在成年后当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已然成型,再用这套约定俗成的规矩来约束和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必要呢?在充当一个规矩的裁判的同时,有没有考虑过当事人的真实想法。很欣赏这本小说里面其中的一个短篇《你的和平》中的宥真,不受外界的干扰,遵从自己的本心,在母亲对弟弟的未婚妻颐指气使时,宥真及时制止了。当母亲因为多年来被自己的婆婆不公正对待,想将这种不恰当的相处关系复制到自己和弟弟未婚妻之间时,也是宥真站出来进行了阻止。最后宥真没有屈服于父母的压力,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安排自己的人生,而是选择了遵从自己的本心,离开了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就像作者在短篇最后的笔记所说:“赋予彼此自由,借此自我解放的爱。我梦想能有实现这种爱的世界,梦想有一个不必再流下无畏泪水的世界。”家庭让父母与孩子组成了一个整体,父母与孩子之间又是三个独立的个体,彼此尊重与独立自由的选择权是维持一个家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又造成了地区之间收入水平之间的落差,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似乎成了奢望,由此造成了想要获得高收入水平意味着承担着更大的压力,甚至是与父母之间的分离,子女也因为经济上的独立而会减少对家庭的依赖。面对开始一段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努力挣钱让自己得以在社会上立足,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后者,毕竟谁都不想要开始一段没有面包的爱情。

本书的题目《致贤南哥的信》取自短篇的一个题目,讲述了女主在婚前的反思,通过回忆之前的过往,发现这是一段并不太好的关系,至此下决心拒绝了对方的求婚。最后女主的反思值得我们深思,不尊重对方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以爱为名给女主套上桎梏和轻视,把女主变成了一个既无能又小心眼的人,女主通过反思过往得出因为和男朋友的相处,对方并没有照顾什么都不会的她,反而是把女主变成了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通过打压女主和女主身边的人来发展和女主之间的恋情。至此,只能说PUA无处不在!

这本书由两个章节,7个独立的短篇组成,其中《鸟身女妖与庆典之夜》这一篇写得很有意思,如果把施暴者的行为加到施暴者身上,施暴者会作何感想呢?虽然封面的设计和《82年生的金智英》风格相似,但是读完本书,没有读《82年生的金智英》那种会让人有认真思考一段关系的感觉。或许是因为都是独立短篇,写作方向也不同,还是觉得金智英那篇写的好一些,情节更加丰富,更加能引人深思。

婚姻带给两个人的改变将会是全方位的,一段新的关系,一个新的身份,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平衡,都需要步入婚姻的每一个人去适应,去调整。为了结婚而结婚,不快乐的终究是自己。理想的婚姻是一屋二人,三餐四季,一起看日起日落,踏遍星辰大海,分享快乐,倾诉烦恼。但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和零零碎碎的家长里短又提醒着现实的无可奈何,理想与现实的偏差又该何去何从。是不是只要遇到了对的人,开始一段能让彼此都能得到成长的好的婚姻关系,一切烦恼都将迎刃而解?

罢了,无能为力之事,“当断”;生命中无缘之人,“当舍”;心中烦欲执念,“当离”。期待下一本《晚安,高漫妮》。

(三)《中国近代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崇祯绝望地在梅山自缢了,破碎的江山,留给了李自成的闯军和皇太极的清军,谁输谁赢也与己无关了。崇祯败给了天灾,也败给了人祸,明朝的基业也于此画上句号。

崇祯也许不会料到200年后的清朝皇帝将会面临怎样一个无比复杂的局面。比起大军压境时,众叛亲离,大好河山毁于自己手中的那种满腔悲愤之情,在和实力绝对在自己之上的敌人玩一场猫鼠游戏,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的绝望。崇祯大概是幸运的,以死为自己的王朝画上了句号,历史从此翻向了下一页。

在经历了康乾之治的辉煌后,西方列强的坚舰利炮为盛世之治吹响了完结的终章。嘉庆开始到溥仪退位,清朝的皇帝们无可奈何地与列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妥协,以保存自己的江山,在绝对强大的实力面前,统治者和列强们就像在玩一场猫鼠游戏,不知道何时对方会将自己置于死地。统治者们虽然进行了短暂的自救,但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最终在苟延残喘100多年后,清王朝也在历史的洪流中退场。

学生时代每当翻开《中国近代史》总觉得憋屈,从《南京条约》开始到《辛丑条约》结束,50多年间,从最开始的赔偿2000万,割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到赔偿4.5亿两和列强驻军,国已不国,家又何存!轰轰烈烈的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是中国又陷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直至国共合作,开始北伐,在取得了一系列成功以后,国家维持了名义上的统一。随着国共合作破裂,日军侵华,又将整个国家拖入了战争的深渊。十四年抗战,四年内战,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建立了新中国,随着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声“中国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历史的车轮终于告别了屈辱的车辙,驶向了全新的道路。

读完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让我对于从1840-1949年这段中国历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百年间,在列强的凌辱下,统治阶级的士大夫们也进行过短暂的自救,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到短暂的百日维新,清朝统治者熬过了百年的屈辱,最终还是以覆灭告终。蒋先生的这本《中国近代史》如果作为课本的课外读物来研读,那是再好不过了。这本书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背后和发展经过都进行了大致的介绍,从“剿夷与抚夷”的统治阶级派系之争到“洪秀全与曾国藩”的宿敌之战,再到“自强及其失败”背后顽固势力的腐朽落后,到最终的“瓜分及民族之复兴”。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本书从四个板块介绍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如果把《中国近代史》比作是一个考试大纲,那么蒋先生的这本书就是给这本考试大纲增添了一身血与肉,将历史的细节更加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封建社会的发展都逃不开“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蒋先生在书中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个朝代在发展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节制生育,导致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不合理利用技术增加生产,往往在大乱之后,人口减少,生产资料重新分配导致人人都有地种,所以人们安居乐业。随着人口一天天增多,荒地也一天比一天少,人均耕地少了,生活程度也就降低了,“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士大夫和统治阶级也是有心无力了,只好让天灾人祸自然演化,等到土匪一起,人们不能生产,所以小乱变成了大乱。”蒋先生的话客观上讲总结出了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但是封建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之所以不节制人口的发展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在封建社会等级中士农工商的排位可是刻在人们心中的,有了人口才能从事劳作,创造出更多的产出。至于用技术提高生产力,也只能说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水平的发展程度还没有催化出相应的科学技术,所以在封建社会要靠科技来增加生产力无异于难上难。就像带一部手机穿越回古代,没有WiFi,没有充电设备,生死存亡之际,手机还没有一块板砖来得实在,至少板砖还有一定的杀伤力。

蒋先生提到的中国历史的另一个循环,大致的意思是:每朝的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来自民间,深知民间疾苦,因此这是内政昌明吏治澄明的时代。后代慢慢的统治阶级的欲望提高,奢侈标准也随之提高,因此官吏贪污也愈发严重。在旧社会,政界才是才子的唯一出路,在中国旧日的社会中,有心事业者集中于政界,专心利禄者也都挤在官场里。结果是每个衙门的人员永远在增加中,衙门的数目也日益增多。我倒是觉得这个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会不断趋于细化,所以职能划分就越来越细,加上人们对于功名的向往,所以冗官冗员必然会出现在每个时期的发展进程中。所以我们现在提倡简化办事流程,一站式办公,减少办事难,各部门推诿扯皮的现象出现。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路线,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始终坚持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这样才能跳出历史循环,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读完这本书,更加激发了我对于历史的好奇。通过课本的学习我们往往只能了解事件的发展顺序,但是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类图书可以复原历史事件发展背后的驱动因素,让我们能更好地明白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当下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镜、以史明志,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达的未来贯通起来,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激发奋斗的信心和动力,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